高二议论文:精思篇_650字
-
+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从古至今,知识如海书如林,许多人终生读书,却一无建树;有的更是越读越糊涂。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们只读书,不思考,仅仅是一个书柜,一只书虫。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学习,不思索,就迷惘无知;光思索,不学习,就疑惑不解。所以,在阅读当中,要学会精思。
古代,作学问提倡记性与悟性。记性就是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悟性就是思索,是学习的目的。只学不思,是死读书。学而能思,是活读书。古代有成就的学者,都是既“博学”,又“慎思”;既“熟读”,又“精思”的人。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只活了27年,却留下230余首诗。他不但读书广博,而且勤于思索。他有个习惯,经常骑上小毛驴,背上破旧的锦囊,到野外一面观赏,一面思索。一旦有了灵感,就立即记在纸上,放入锦囊。晚上取出,反复推敲写成一篇篇佳作。
朱熹也说过同样的道理,他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归日逐一理会,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这都说明了学习要“精思”。
和精思相联系的是善疑。古人云:“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又说:“善思则疑。”说明疑是思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必须善于设疑,质疑,释疑,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博览,精思,质疑,善问,乐学、勤学、巧学,这便是人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一条必经之路。是古人留给今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留给全人类共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