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素材:科学偶像,他们当之无愧_900字
-
+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亲爱的网友们:
你们好!
对于近来网上关于“科学也偶像”的热议,我们认为,科学偶像,这些科研工作者当之无愧。
何为偶像?偶像是那些身上拥有值得他人学习的优良品质的人。与流量“明星”不同,科学偶像不必炒热度、蹭流量,不必广为人知。
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纵使处江湖之远,也“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实验多次失败,也期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纵然“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愿追随心中的理想桃花源。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科研精神正是我们要学习的。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邓稼先先生率领团队从零开始进行研究,在没日没夜的实验与商讨中,氢弹初现形状。第一次正式实验以失败告终,但这并没有使邓老气馁,在没有任何保护设施的情况下,邓老顶着高辐射,仔细翻看爆炸碎片,寻找失败原因。最终,氢弹研制成功,但邓老的身体早已被辐射摧残。科研工作者“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在邓稼先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种精神,正是科学偶像所应具备的。
年仅23岁的曹源率领团队探究石墨烯的奥秘,一年两度在顶级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80多岁高龄的屠呦呦院士因获医学诺贝尔奖闻名于世。但她仍不忘医学研究,为国家培了医学博士生。偶像不分年龄,也不分知名度。正如古人所言:“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从这个角度来讲,科学偶像,他们当之无愧。
试想没有这群立足一线,以苦为乐,热爱职业的科学工作者,我们的世界会如何?若无他们发明的高铁,我们又将在旅途上浪费多少个日日夜夜;若无他们编写的保密程序,我们的个人信息将更不安全;若无他们奋战在抗疫一线,苦心研制疫苗,谁又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当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竞争背后依靠的正是一大批立足一线、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科研工作者。所以,与追流量明星的“追星族”相比,以科研工作者为偶像,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践行科学精神,才是当代青年应该做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希望青年一代选准偶像,认清使命,勇担责任,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为科技之发展而努力。如此,中国梦圆梦之时才指日可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