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贵阳中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
+
御姐音
大叔音
萝莉音
型男音
2020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把握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紧扣时代脉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卷体例稳中有变,难易适中,紧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一、试题守正创新,难度有所降低 1.体例稳定,稳中有变 2020年贵阳市中考语文命题试卷题型体例沿袭2019年中考及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基本题型,分为书写、基础积累、阅读、语言运用、作文等五大版块,相比2019年,部分小题略有变化,体现稳中有变的规律。如:基础积累中不再设置拼音、书写正误的辨别题,改为根据语境拼音书写词语,更加强调语文的运用能力。 2.难易适中,符合学情 试卷难度和2019年相比略有降低,如:根据语境拼音书写的词语比较简单,诗文默写的10分基本都是经典的句子,学生默写难度不大,容易拿分。另外,分值由去年的8分增加到10分,体现对语文学习积累的重视,符合课标精神。阅读理解没有大分值的压轴题,赋分分散,难度相应降低,既符合考试的命题规律,又符合特殊之年的学情。 3.设计友好,有利发挥 由于命题者的精心选材和精心设计,阅读材料和语言运用涉及学生亲身经历见证的疫情和贵州“空中黔课”,材料内容具有一定的亲切感,试卷题目设置遵循先易后难,答题时间和题目难度成正比,符合学生答题顺序心理,试卷卷面图文并茂,易于阅览,命题者人文关怀有利于考生发挥水平。 二、精心选择材料,落实立德树人 1.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试题 试卷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有机融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基础积累中根据语境拼音书写词语,对劳动者的赞美,这是今年语文试题的一个亮点。 2.精选材料,落实立德树人 且不说试卷选材关注时政热点,重视材料的思想性和价值意义。如:登顶珠峰的壮举,民法典开创编撰立法的先河,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科技工作者的榜样,大疫当前,来自中国的援助物资和医疗专家组体现的大国担当,同时材料还巧妙渗透禁毒、防溺水安全等内容。单是《一切都好起来了——关于疫情后城市重启的通讯》这一阅读语段就足见命题者的匠心。首先,材料新颖。材料改编自《中国青年报》的近期通讯,虽然属于社会热点,但材料没有被命过试题,体现考查材料的公平性。其次,文章情感真挚,意旨高远。文中主要以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米粉店老板等人的视角反映疫情过后城市的重启。提到疫情,每一位考生都是亲身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从封城、封路、封小区,到可以堂食、返校复学,如今安稳坐在考场,从容参加考试,每一位考生都应该有体会。命题者没有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进行说教和空喊,而是将这一切巧妙地蕴藏于这些充满烟火之气的平凡人、平常事之中。相信考生读完材料,对祖国制度优势、文化底蕴的自信心、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一切都好起来了”,面对历史性的灾难,语文学科以特有的文学诗意的方式呈现,给人以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还有《如果没有我》,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科普说明文,文中所蕴含的知识性、科学性也会让考生受益。文言文阅读《小港渡者》揭示的“不可急躁、否则欲速则不达”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语言运用的辩论话题:“增强自信心靠自己还是靠外界?”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考查关键能力,突出导向功能 1.精心设题,科学考查语文关键能力 命题设置一如既往关注和引导考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思维的训练,阅读能力品质的提升。 阅读习惯的培养。例如:第8题“本文写了众多人物,下列选项中文章没有提到的是”,第12题,“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技术手段的解说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以及第14题根据结构图,四个选项中与该段内容不符的一项,考查了学生检索、筛选、信息获取的能力,只要考生养成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题目难度并不大。 理解能力的考查。第10题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考查了“具有初步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符合课标要求。第11题,“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春天’,除了指随着自然季节更替而来临的春季,这两处所写的‘春天’还有哪些含义?”题目设置考查了考生“正确理解现代文作品的内容”的课标要求。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考查。如:第9题,“记者最可能采访并详写的是谁?”不但考查了考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与习惯,也考查了考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第15题“表明你的观点,并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简述理由”,此题需要考生明确文本的思路层次,根据最后一段的关键信息作为论据进行简述,同时考查了考生联系生活和逻辑思维的综合表达能力。 2.引导读书,突出导向功能 例如:文学名著考查主要涉及《简·爱》和《西游记》两部作品,第一小题为《简·爱》中简来到桑菲尔德庄园的第一天晚上所见到的人物。由于是选择题,其他选项都是不相关的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采用排除法,学生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第二小题为《西游记》孙悟空被师傅赶走之后,唐僧在宝象国遇难的相关情节,要求填写孙悟空被赶走的原因,还有唐僧被妖怪变成老虎后,是谁(白龙马)解救师傅失败被妖怪用满堂红打伤马腿。由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因为各种原因不止一次被师傅赶走,“三打白骨精”和“白龙马”在名著片断中并没有呈现,所以,如果考生仅凭故事梗概或观看改编的影视,不去认真阅读原著,理不清前因后果,抓不住关键细节和关键人物,有可能会被“白骨精”迷惑,或者认为白龙马无法救人,答题失误,造成“马失前蹄”。不难看出命题者的导向,文学名著要想拿分,依然需要解决不读书、读书少、不读整本书的问题。 3.回归教材,挖掘资源 和近年来的命题趋势一致,注重回归教材。试题除了基础积累材料很多都源自教材,阅读理解虽然是课外材料,但是试题注意了将课外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题目设置大多都能从教材中找到相似的题型。 例如:阅读理解第10题品析原句的表达效果,此类题目在教材中比比皆是;第13题一方面是句式的改写,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八年级教材中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掌握。语言运用版块第21题的辩论话题形式:“增强自信心靠自己还是靠外界?”源于九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还有第20题,课外古诗词考查《新晴野望》和课内诗词《春望》的比较阅读。所以,平时一定要重视教材的教学和课内资源的挖掘,命题者的教学导向性是显而易见的。 四、试题贴近生活,重视智慧启迪 1.设置情景,聚焦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比如:语言运用中,第22题,疫情期间,“阳光校园·空中黔课”开课之前,要求考生对班委会准备发出居家学习倡议书进行修改;语言运用版块第21题的辩论话题,重视了语言文字的整合与口语交际;第24题,整合表格内容,续写“阳光校园·空中黔课”的介绍。试题创设任务情境,着力考查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过程的学科认知能力,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参与社会实践的语文核心素养。 2.作文题目平中见奇,注重启迪考生智慧 今年中考作文题目为《找到一个好办法》,题目旨在引导考生关注学习生活,启发学生思考社会人生,实现自我成长,只要考生认真审题,可写的内容题材很多,包括大家比较关注的的疫情题材。 写作时要注意作文重要的三点要求:首先明确是什么“办法”以及用它来处理的事情或解决的问题,这是作文的主体;其次,在行文结构思路要详略得当,充分表现找到“办法”的过程和“好”;第三有逻辑地表达从中获得的感悟和思考,加强辨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注意内容立意的导向。因该说这个作文题目,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有法可想,有事可写。区分度主要体现在找到“办法”的过程和“好”表现是否充分,文章立意的高下,感悟思考是否具有深刻性。作文教学增强审题意识,重视真情实感,提倡独立思考,反对宿构套作的导向十分鲜明。 2020年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把握时代精神,顺应时代需求,对接课标精神,助力中考改革平稳落地,接轨高考命题趋势,在充分实现评价选拔功能的同时,积极引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